1.(2016·漳州质检)魏源的《海国图志》说:“机房织造不用手足,其机动以火烟,可代人力。以羊毛与棉花纺成洋布、大呢、羽毛,皆自然敏速。…… 其广推贸易之法,有火轮船航河驶海,不待风水。用火车往来,一时可行百有八十里。”这表明《海国图志》( )
A.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
B.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诞生
C.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社会现状
D.有利于打破闭塞自大的思想藩篱
【解析】 材料表明《海国图志》看到西方科学技术的进步性,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有利于打破闭塞自大的思想藩篱,故D项正确;《海国图志》学习西方只停留在器物层次,故A项错误;促进近代民族工业诞生的是洋务运动,故B项错误;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社会现状应是西方列强入侵,清政府被动对外开放通商口岸,故C项错误。
【答案】 D
2.(2016·黄冈模拟)某一史学家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对题干所述“当时事件”的相关理解和认识,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渔”胜过于“鱼”,学习西方,要讲究策略
B.尽管不够全面和彻底,但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C.从中可看出,作者对“当时事件”评价不太高
D.折射出了“当时事件”学习西方认识上的偏差
【解析】 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由材料可知,学习西方是大势所趋,“白菜”是西方器物,“种子”是西方思想,“种植方法”是西方的制度。由材料“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可知,这一事件是指洋务运动。由此可知,A、B、C、D都对洋务运动进行了客观的评价,但是最为准确的是A,所以答案选A。
【答案】 A
3.(2016·济宁模拟) “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军国大政,君秉其权,转饷度支,民肩其任。无论筹费若干,议院定之,庶民从之,纵征赋过重,民无怨咨?”该观点( )
A.反映了洋务派的核心主张
B.表达出改革中国政治制度的愿望
C.代表士大夫们的普遍愿望
D.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导
【解析】 从材料信息“军国大政,君秉其权”“筹费若干,议院定之”可以看出该观点主张君主立宪,改良政治,故B项正确;洋务派核心主张是中体西用,并未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故A项错误;C项中“普遍”的表述不符合实际,故C项错误;该观点主张改良,与革命派主张并不一致,故D项错误。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