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济宁模拟)《现代世界史》描述苏俄(联)某经济政策:“一个特征是对土地、银行、对外贸易和重工业国有化。另一个特征是强行征用供养士兵和城市居民所必需的剩余农产品。”该政策( )
A.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卫了新生政权
B.允许自由贸易促进了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C.实现了苏联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
D.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解析】 从“国有化”“强行征用……剩余农产品”,可以判断该政策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满足了调动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应付战争的需要,保卫了新生政权,故A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商品流通,不允许存在自由贸易,故B项错误;该政策试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但从结果来看,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没有实现其目的,故C项错误;优先发展重工业是斯大林体制建立过程中的做法,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
【答案】 A
2.(2016·佛山模拟)列宁说:“我们决不受莫名其妙地轻视商业的‘感情社会主义’……的情绪的支配,掌握商业,指导商业,把商业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是无产阶级国家政权能够做到的。”为此列宁( )
A.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B.允许自由贸易
C.实施计划经济 D.实行自由放任
【解析】 列宁在这段话中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不能受过“左”的思想误导和支配,必须部分恢复资本主义工商业,无产阶级能够控制并指导商业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实际上是否定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想法,转而主张由新经济政策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结合所学,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之一是允许自由贸易,故B项正确;A项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错误;C项为斯大林模式,错误;D项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基本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是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模式,错误。
【答案】 B
3.(2016·常德质检)列宁认为“既然退却是正确的,那么,退却之后就可以同农民群众结合起来,和他们一道前进,虽然比以前慢一百倍,但却能以坚定的步伐勇往直前,使他们永远看到我们毕竟是在前进。那时,我们的事业就一定会立于不败之地。”“退却”是指( )
A.二月革命后苏维埃领导人支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C.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和平法令》
D.俄共(布)决定实施新经济政策
【解析】 注意“既然退却是正确的,那么,退却之后就可以同农民群众结合起来,和他们一道前进”,列宁曾设想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但该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和工人的利益。因此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1921年,俄共(布)转而实施新经济政策,其中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缓解了政府和农民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稳定了政治形势,故D项正确。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