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2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人民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517 K
    上传用户gzhx001
  • 更新时间2016/6/13 17:23:24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下表为鸦片战争后初期中国的茶、丝出口量,反映了(  )
时间
战前年平均
1845
1851
1853
(万磅)
5 000
8 019
9 919
10 122
()
5 000
13 220
23 040
62 896
A.对外贸易稳居出超地位
B.国内税收政策逐渐宽松
C.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D.传统手工业制品质量高且成本低
【解析】 从表格数据分析来看,鸦片战争后我国丝、茶出口不断增加,说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在鸦片战争后不断提高,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故C项正确;丝、茶出口量的增加并不能代表整体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故A项错误;题干数据无法反映当时的国内税收政策,故B项错误;丝、茶是农产品,不是传统手工业制品,故D项错误。
【答案】 C
2(2016·银川模拟)李淘在《明清史》中说:鸦片战争前夕的清代农业,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是商业性农业已经出现。……商业性农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的苏、杭地区和粤江下游广州附近地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业性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下列各项属于鸦片战争后中国商业性农业发展原因的是(  )
A.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农业原料的掠夺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主体地位未改变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夹缝中日益萎缩
D.清政府对商业性农业发展的重视
【解析】 因为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农业原料的掠夺,使得农业的商业性大大发展,故A项正确;B项与商业性农业无关,故排除B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曲折发展也不足以解释商业性农业的发展,故C项错误;清政府始终不重视商业性农业,故D项错误。
【答案】 A
3(2016·北京调研)下表是中国19世纪茶叶销售情况表,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18361838年年平均
1894
内销
165万担
171万担
外销
50万担
215万担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中国经济发展比较迅速 商品经济发展 列强对华倾销加剧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 1894年,中国茶叶外销超过内销,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农产品日益商品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正确;西方国家操纵茶市场,使中国茶生产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中国经济发展缓慢,故错误;近代自然经济的解体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故正确;材料只反映出列强对华掠夺原料,没有涉及对华倾销商品,故错误,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