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北京模拟)唐朝时期长安城“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而扬州城则“夜市千灯照碧云”(唐代王建《夜看扬州城》)。从两个城市的对比可以看出( )
A.唐朝政府放弃抑商政策
B.唐朝城市取消市坊制度
C.南方商业性城市的发展
D.北方政治性城市的衰落
【解析】 由长安限制“市”时间可知唐政府抑制商业,故A项错误;“市”的地点固定,说明坊市制在当时并没有取消,取消坊市制是在宋代,故B项错误;长安在中午成“市”,在“日入前七刻”则散场,而在扬州则出现了“夜市”,这说明南方的商业城市得到进一步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长安的衰落,故D项错误。
【答案】 C
2.(2016·合肥质检)对下图理解正确的是,当时( )
A.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B.印刷业已使用活字技术
C.政府严格管理市场交易
D.专设机构管理对外贸易
【解析】 从图中“市署”“平准署”等名称可以看出唐代对市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故C项正确;明清时期出现地域性商帮,故A项错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故B项错误;D项在图中无法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 C
3.宋代周行己说:“物出于民,钱出于官。天下租税,常十之四,而籴常十之六。与夫供奉之物,器用之具,凡所欲得者,必以钱贸易而后可。”这表明宋代( )
A.官府垄断纸币的发行
B.实物地租转变为货币地租
C.租税主要用来平粜物价
D.商品经济高度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