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持续动荡……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这说明作者主要( )
A.否定法国工业化的作用
B.否定法国大规模的革命
C.强调解决问题手段变化的重要性
D.强调实行民主政治的重要性
【解析】 分析“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可知,法国民主斗争的变化加快了政治民主化的历程,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2.(2016·洛阳模拟)制度和笼子的关系经常被用来说明民主制度建设的状况。下列关于该关系的描述符合法兰西共和国政体特点的是( )
A.“国家权力的尾巴是逐渐收起来的,制度笼子的形成也是渐进的。”
B.“国家设计了完美的制度笼子,将权力彻底驯服。”
C.“制度笼子的形成历经反复,最终成功奠定了稳定政体。”
D.“国家权力公然站在制度的笼子之上,驯服了人民。”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是英国政体的特点;B是美国政体的特点;C是法国政体的特点;D是德国政体的特点。所以答案选C。
【答案】 C
3.(2016·大连模拟)1875年法国制宪会议讨论宪法草案时各派争执不休,共和派议员瓦隆提出一项修正案:“为了选举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一个国民议会,选举以绝对多数进行,总统任期7年,可以连选连任。”该修正案以353∶352票获得通过,以迂回的方式肯定了共和制度。这反映了( )
A.共和政体是妥协的产物
B.各派别间有斗争有合作
C.共和派内部的团结合作
D.共和制度最终得以巩固
【解析】 材料中“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一个国民议会”,“以迂回的方式肯定了共和制度”说明法国共和政体是妥协的产物,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各派别间斗争与妥协,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共和派内部团结合作的信息,故C项错误;“共和制度最终得以巩固”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D项错误。
【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