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 专题23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讲)(人教版必修1) Word版含解析(教师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90 K
    上传用户gzhx001
  • 更新时间2016/6/3 14:35:16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一边倒”

因为新中国建立之初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新中国明确地宣布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为了保护革命的胜利果实,中国必须站在世界无产阶级一边,共同抵制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扰和破坏。该外交方针的实行,抵制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的干扰和破坏,使人民革命的胜利果实得以巩固。

2.“另起炉灶”

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对于驻守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人民政府把他们当做普通侨民对待,不当作外交代表对待。这一政策清除了帝国主义国家在华的政治经济势力,做到了真正的独立自主。

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就是先把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清除掉。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对中国社会存在一定影响,这对新中国的独立必然会产生影响。因此,在建立外交关系之前有步骤地把“屋子”打扫一下,然后再“请客”是十分必要的。

二、新中国初期实施“一边倒”的原因:

(1)从当时的国际形势看:两大阵营的对峙,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针对新中国采取了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2)是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敌人,苏联曾是中国革命的盟友。

(3)从目的看: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保卫和平,在维护独立和主权的斗争中不至于孤立,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这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仅不相悖,反而是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重要体现。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