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的主要方式是“大字报”“大鸣”“大放”“大辩论”“大串连”,以下关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它歪曲了民主的含义
B.它符合民主的程序性原则
C.它是直接民主的体现
D.它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有益探索
解析:“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遭到破坏,民主的含义被歪曲,故选A项。B、C、D三项说法均不正确。
答案:A
2.导学号92540056一次批斗会后,刘少奇被押回办公室,他虽疲惫已极,但余怒未消,立即按铃叫来机要秘书,拿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严正抗议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席,你们怎么对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谁罢免了我的国家主席?要审判,也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这说明( )
A.刘少奇国家主席的职务已被撤销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需要进行修改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摧残
解析:材料中“也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的信息说明“文化大革命”时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出现了刘少奇被错误批斗的情况,故B项正确。A、C两项不能体现材料主旨,D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
答案:B
3.从1966年到1975年,十年间没有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造成这种不正常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公检法”被砸烂
B.民主法制遭到践踏
C.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
D.国际环境恶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