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创题)顾炎武在《郡县论》里说到:“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顾炎武认为郡县制压制了地方的积极性
B.顾炎武认为郡县制应该和分封制并行实施
C.顾炎武肯定了郡县制对国家统一的积极作用
D.顾炎武否定了郡县制会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李贽在《焚书》中讽刺道学家:“种种日用,皆为自己身家计虑,无一厘为人谋者,及乎开口谈学,便说尔为自己,我为他人,尔为自私,我欲利他……翻思此等,反不如市井小夫,身履是事,口便说是事……凿凿有味,真有德之言。”这反映了李贽
A.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B.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C.认同市民阶层利益和要求 D.反对遵循仁义道德
3.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专论李贽说:“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社会环境”:儒学家提倡“三教合归儒”
B.“个人理智”:强调三纲五常以巩固君权
C.“廉洁和诚信”:挑战正统的思想和主张
D.“形成丛林”: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化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