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贝多芬于1804年创作完成《英雄交响曲》时,他在总谱的扉页上写有“献给拿破仑·波拿巴”的字样。后来,在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后,贝多芬把这一页撕掉了,并在同年10月出版时改成这样一个标题:“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的英雄交响曲”。贝多芬的这一举动表明了他的( )
A.民主主义情怀 B.现实主义创作态度
C.民族主义情怀 D.个人英雄主义观念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从材料中看出,是因为拿破仑将共和国改为帝制,才导致了贝多芬撕献词的行动,体现了贝多芬反封建的思想和对民主的追求。
【答案】 A
2.有人说:贝多芬是一位伟大的“主观”作曲家,因为他不但愤怒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而且用他的音乐号召人们为自由和幸福而斗争。这说明贝多芬( )
A.多凭主观想象创作音乐作品
B.创作的作品脱离社会生活实际
C.创作的作品多赞颂个人英雄主义
D.具有强烈的反封建和追求民主的革命精神
【解析】 贝多芬站在“自我”的角度,对自由和民主大加赞美,极力追求进步,勇于抗争。这反映在其作品中,就表现为强烈的反封建与追求民主的革命精神,由此可以说他是一位伟大的“主观”作曲家。
【答案】 D
3.俄国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代表作是( )
A.《茶花女》 B.《卡门》
C.《天鹅湖》 D.《命运交响曲》
【解析】 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天鹅湖》是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代表作。
【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