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在华兹华斯的诗中,听到了无处不在而又隐匿不见的布谷鸟的叫声;在雪莱、拜伦和济慈的诗中,听到了大海的怒涛,西风的呼啸,云雀欢乐的鸣叫,夜莺幽怨的啼鸣,大地上永远不死的蛐蛐和蝈蝈的啾啾声。”材料实质上反映的是“诗人”( )
A.对自然的热爱 B.对自由的追求
C.对未来的幻想 D.对现实的批判
【解析】 材料中的人物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他们通过对自然界的描述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自由的追求,所以选B项。A是材料的表象;C、D与材料不符。
【答案】 B
2.“它在很多方面是对启蒙运动的一种反动。作家把想象以及作为理性补充的直觉作为观察理解世界的工具,对感觉和非理性都极为着迷。”材料中“它”是哪种文学流派(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解析】 由“对启蒙运动的一种反动”可知这一文学流派是在启蒙运动后才出现的,所以A项不正确,因为古典主义在17世纪已经出现;重视“想象”与“直觉”,是浪漫主义的特点,所以B项正确;现实主义揭露与批判现实的黑暗,所以C项不正确;现代主义的特点是反传统反理性,所以D项不正确。
【答案】 B
3.法国文学史家爱弥尔·法盖说:“……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要从几千几万的现实事件中,选择出最有意义的事件,再将这些事件整理起来,使之产生强烈的印象。”下列哪部作品属于这种文学流派( )
A.《约翰·克里斯朵夫》 B.《西风颂》
C.《唐璜》 D.《巴黎圣母院》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可知该文学流派为现实主义。A属于现实主义文学,B、C、D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故A正确。
【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