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古代的汉字演变、总趋势及主要字体的特点
1、汉字起源与演变
基本脉络:原始的刻画符号→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2、总趋势:由繁到简,字形、字体逐渐规范化、稳定化。
3、主要字体特点
(1)小篆: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2)隶书: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稳定。
(3)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极高的审美价值。
(4)楷书:笔画详备,结构严整,较强的实用价值。
(5)行书:兼有楷书和草书之长,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
二、中国画的类型及风格
1、文人画:强调个性,注重写意;讲究借物抒情,集诗、书、画、印为一体。元明清时期文人画成就最突出。如元代王冕的《墨梅图》。
2、山水画:讲究布局,气势雄壮,意境深远。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是中国化的精粹。如明朝代表作《江城送别图》。
3、风俗画:以人物故事和社会风俗为主题,与商品经济发展有关。如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三、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特点
1、从演变背景看,中国画的演变深刻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如隋唐时期绘画艺术的发展,是隋唐盛世的缩影;宋代的绘画艺术则明显地反映了商业发达、城市繁荣的时代特征。
2、从画家角度看,文人画增多,画家的素养越来越高。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3、从绘画的风格看,由于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绘画不断融入外来风格,如隋唐五代的绘画艺术吸收了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