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精讲”】
一、明末清初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
内容
|
链接点
|
政治
|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新的生产方式产生,出现了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势,但由于自然经济的抵制以及封建统治者政治上的专制,经济上的重农和闭关锁国,使中国逐渐脱离了世界发展大势,此时中国的思想界出现了反专制、倡民主、反抑末、重工商、反教条、重实用的早期启蒙思想,文学领域小说盛行,带有强烈的反专制色彩
|
经济
|
固守农耕经济,闭关锁国,重农抑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
思想文化
|
八股取士,文化专制;“异端”、民主思想产生
|
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1)李贽的离经叛道:离经叛道中的“经”与“道”是传统的封建儒学思想。“离经叛道”就是指违反封建统治阶级所尊奉的经典和教条。
(2)黄宗羲:继承先秦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激烈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特别倡导实学,积极求真并实践。
(4)王夫之:哲学贡献大,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
三、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的表现及其思想的进步性
(1)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
(2)进步性:黄宗羲的思想主张是在当时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复杂的背景下提出来的,也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社会现实反映。他鲜明的反封建专制思想、工商皆本的思想观念,都具有很大的进步性,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思想产生了启蒙作用。
四、明末清初的“经世致用”
(1)经世致用的主旨是反对学术研究脱离现实,强调要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事。
(2)经世致用把学术研究和当前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往往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用于改革社会现实,开辟了一代重实际、重实证的新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