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创题)《明道篇》有诗云:“自然之道本无为,若执无为便有为。得意忘言方了彻,泥形执象转昏迷。身心静定包天地,神气冲和会坎离。料想这些真妙诀,几人会得几人知。”与该材料核心思想一致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庄子
【答案】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道家的思想主张
2.先秦诸子站在不同立场,提出了多种形态的国家起源论。有先秦学者认为原初民始生之时,人各持己义,“天下之乱也,至如禽兽然,无君臣上下长幼之节,父子兄弟之礼,是以天下乱焉。……是故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上述材料体现的是( )
A.老子的“自然生成”说 B.荀子的“止争息乱”说
C.墨子的“除乱尚同”说 D.孟子的“与民教化”说
【答案】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墨子的“除乱尚同”说
3.《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为本欤。”由此,可见孔子仁的学说的逻辑起点是( )
A.人性本善 B.血缘远近 C.宗法等级 D.君臣尊卑
【答案】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