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全国通用)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1讲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新人教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33 K
    上传用户xueshan
  • 更新时间2016/5/4 12:21:23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8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1
0
资源简介
1.(2016·河北保定高三摸底)戈尔巴乔夫在《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中说:“他是改革的先驱者。他第一个推动了改革进程。他留下的主要东西就是使斯大林主义失掉了声誉……这是改革得以开始的前提和条件之一。”戈尔巴乔夫评价的是(  )
A.列宁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罗斯福
解析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上台,所以列宁不会使斯大林主义失掉声誉,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以得出“他”批判了斯大林,而且对斯大林的批判是其推行改革的条件,赫鲁晓夫改革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勃列日涅夫和罗斯福都没有否定斯大林,故C、D两项错误。
答案 B
2.(2015·晋冀豫高三联考)1957年5月10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发布法令,将25个中央部和113个加盟共和国部撤消,中央仅保留航空、无线电、造船、化学、重型机械、交通运输建筑等部;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各地的企业。此举的影响在于(  )
A.使苏联逐渐走上市场经济道路
B.为后来苏联的解体埋下伏笔
C.大大削弱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D.激发了地方工业建设的积极性

解析 苏联自建立以来一直实行计划经济,故A项错误;苏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