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17版高考历史通史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七 近代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探索 课时1 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课时冲关练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人民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34 K
    上传用户xueshan
  • 更新时间2016/5/4 12:04:56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8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第二部分 专题七 近代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探索 课时1 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课时冲关练
1.(2015·安徽淮北二模)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禁止本国报纸派记者采访战争过程,也拒绝外国记者随军采访。日本政府则启动了所有的宣传机器,宣传本国的开战立场,主张战争的正当性,允许外国记者随军采访和外国武官随军观战,赢得了西方国家的好评。清政府这一做法实质上是(  )
A.未认识到舆论导向的重要性      
B.出于军事保密的需要
C.专制体制加强对信息的管控      
D.担心西方列强的干涉
解析 清政府禁止国内外记者采访,本质上来说即专制制度对信息的严加管控,故C项正确;A项是清政府禁止国内外记者采访的原因之一,不是实质,故错误;B项是清政府的目的之一,并非实质,故错误;清政府在战争发动前就开始寄希望于各国的“调停”,并非担心西方列强的干涉,故D项错误。
答案 C
2.(2016·江西鹰潭模拟)19世纪末《纽约时报》对某场战争的评价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了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对这场战争与《纽约时报》的评价理解准确的是(  )

A.这场战争使外国人获得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特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