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专题四 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 课时2 宋元时期农耕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课时冲关练
1.(2016·福建南平质检)《福建史志》记载:南宋建安、瓯宁两县(今建瓯)共有进士994人,占全国进士总数的三十四分之一,为全国之冠。其最主要原因是( )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B.闽北书院教育兴盛
C.经济政治重心南移 D.建安雕版印刷发达
解析 两宋时期中国经济政治重心南移,文化中心随之转移到南方地区,南方地区人才汇集,故C项正确;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是福建两地进士高居全国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最重要原因,故A项错误;闽北书院教育兴盛促进教育发展,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民众中举的概率,但不是最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建安雕版印刷发达能为教育普及创造条件,是福建两地进士高居全国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最重要原因,故D项错误。
答案 C
2.(2015·江苏盐城期中)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赡(人名)初造墨,遇异人传和胶法。……赡死,婿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墨尤坚致,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这表明当时民间手工业( )
A.开始超越了官营手工业 B.手工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
C.在官府压制下艰难发展 D.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
解析 从“赡死,婿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墨尤坚致,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可知体现民间手工技术不外传的特点,故B项正确;A、C、D三项虽在不同朝代都有体现,但与题意无关。
答案 B
3.(2016·河北邯郸质检)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里有不少以本姓命名的店铺,如“刘家上色沉檀楝香”、“王家罗锦匹帛铺”、“孙家正店”、“赵太丛家药肆”等等。这表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