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规范练2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与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含解析)岳麓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人民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75 K
    上传用户xueshan
  • 更新时间2016/5/4 11:06:07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5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考点规范练2.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与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一、选择题
1.(2016安徽示范性高中联考)汉武帝成年主持政务后,频繁换相,并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让他们能够出入宫禁,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汉武帝这样做意在(  )
A.打破政治上的特权垄断
B.巩固和扩大统治基础
C.分散和限制丞相的权力
D.纠正察举制度的弊端
2.(2016湖南永州一模)史载汉武帝元朔五年,封长沙王刘发之子刘贤为泉陵侯,都城在城北二里。汉武帝元鼎六年置零陵郡,泉陵侯国属零陵郡管辖。东汉光武帝刘秀改泉陵国为泉陵县。材料表明(  )
A.封国是朝廷的主要依靠力量
B.封国对朝廷构成严重威胁
C.“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
D.封国自主权削弱,加强了皇权〚导学号17600029〛
3.史料记载:“垂拱三年(687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人名)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刘祎之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主要是因为它违反了(  )
A.诏令须经起草和审议的程序
B.诏令须由枢密院负责的规定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4.(2015安徽合肥一模)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说:“按前代选用,皆州府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罢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他旨在强调科举制(  )
A.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B.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
C.禁锢了知识分子思想
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养
5.(2015山东淄博高三期末)从唐“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到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折射出思想观念的变化。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选官制度的变化
B.时局和战的变迁
C.基本国策的改变
D.经济重心的迁移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