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规范练14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含解析)人民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人民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55 K
    上传用户xueshan
  • 更新时间2016/5/4 10:50:18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5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考点规范练14.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
 
 考点规范练第28页  
一、选择题
1.《吕氏春秋》中记载:“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从这则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的最准确的信息是(  )
A.郡县制优于分封制     B.井田制遭到了破坏
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D.社会出现两极分化
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井田制的瓦解,题眼是“公作则迟……分地则速”。根据材料“众地”“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土地问题,并未涉及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优劣问题,也未反映社会两极分化问题,故A、D两项错误;“公作则迟……分地则速”,说明新的封建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故B项正确;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但此时封建土地私有制还在形成中,所以土地兼并问题并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
2.(2015浙江台州期末)从西汉中期耦犁推广以来,中国古代的农业工具不是向大型、高效发展,而是逐步被改造得比较轻便灵巧。这说明古代农具(  )
A.已经达到定型阶段              B.逐步走向停滞落后
C.适应小农经济需要              D.严重制约农业发展〚导学号26400103〛
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古代中国农耕方式的进步,题眼是“不是向大型、高效发展,而是逐步被改造得比较轻便灵巧”。古代农具不断发展变化,定型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农具的轻便和灵巧不能说明农具走向停滞和落后,其发展变化是与中国小农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故B项错误,C项正确;农具的轻便和灵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故D项错误。
3.(2015江苏淮安四模)《汉书·食货志》载:“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这段话主要反映了(  )
A.土地兼并的危害性              B.小农经济的封闭性

C.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D.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