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35 汉代儒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6·海口调研)董仲舒说:“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故曰: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他的这一思想主张( )
A.糅合了法家的法治思想
B.强调维护等级秩序的重要
C.宣扬天理为万物的本原
D.意在约束君主的政治行为
【解析】 题干反映的是董仲舒“天人感应”的思想,该思想认为自然灾害和统治者的错误有因果联系,天子违背了天意,不行仁义,天就出现灾异,进行谴责,董仲舒把“天”塑造成神,以“天人感应”说来限制无限的 君权,故D项正确。
【答案】 D
2.(2016·天津联考)下列符合书影作者主张的是( )
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B.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
C.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D.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
【解析】 《春秋繁露》的作者是董仲舒,而A项为老子的思想,B项是程颐“格物致知”的思想,C项是荀子的思想,故A、B、C三项错误;D项是董仲舒“天人感应”的思想,正确。
【答案】 D
3.(2016·吉林质检)秦以三晋法家指导政治,汉初黄老学说显示了南方楚文化的影响,而汉武帝时期的儒家独尊,则是东方齐鲁文化的胜利。这说明秦汉时期( )
A.统治者的偏好决定政策走向
B.儒家思想始终占据统治地位
C.忠孝仁义是百家的共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