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26 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6·潍坊模拟)企业家柳传志回忆说:“过去报纸一登全是革命,全是斗争,全是社论。我第一次看到《人民日报》竟然登载如何养猪的报道,(感觉)气候真的要变了!”柳传志感受到的“变”是指( )
A.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重大变化
B.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全国范围开展
C.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方针确立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解析】 从材料中看不出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改变,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更看不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故B项错误;报纸内容由“一登全是革命,全是斗争,全是社论”变为“登载如何养猪”可以看出,中央的工作中心由阶级斗争开始向经济方面转变,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故D项错误。
【答案】 C
2.(2016·永州模拟)从1976年10月到1977年6月,中国高层出访总次数252次,平均每月32次;从出访国看,除传统友好国家外,有两类国家比较显著:一是发达国家,二是正在进行改革的社会主义国家。其作用是( )
A.提高了中 国的国际地位
B.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推动了改革开放决策的出台
D.拓宽了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领域
【解析】 中国高层出访不能说明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故A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1992年提出,故B项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于1978年召开,从时间以及出访主要国家可知与改革开放决策的出台有关,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对外经济合作的领域,故D项错误。
【答案】 C
3.(2016·张掖模拟)学者宋圭武在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说:“对中国发展而言,小岗村既是成功的,也是沉重的。小岗村的成功主要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小岗村的发展也是沉重的,也代表着一种‘小’和不足。”该“不足”是指( )
A.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
B.没有形成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