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9 国共的十年对峙、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6·烟台质检)下表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 )
时间
|
a年
|
b年
|
总人数
|
上半年约6万人,下半年不足2万人
|
约12万余人
|
组成
|
工人、农民与知识分子各占53.8%、18.7%、19.1%
|
工人、农民与知识分子各占10.9%、76.6%、7.2%
|
A.1921年和1922年 B.1937年和1938年
C.1927年和1928年 D.1949年和1950年
【解析】 图表显示,a年党员数量减少,党员中工人占半数以上;b年党员数量不断增长,党员中农民占多数。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a年应该是国民革命运动后期。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对中国共产党屠杀政策,故党员数量在下半年减少,且这时期党员主要是工人。b年党员中农民占多数,并且不断增长,这与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有关,应该是1928年,故C项正确。
【答案】 C
2.(2016·济南调研)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下列事件的革命模式与此思想相悖的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解析】 本题设问是与题意相反的 革命模式,而题中有效信息是“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城市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所以题干中的革命模式是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与之相反的就是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故D项正确;A项是国共共同领导国民革命,不是单一的民众暴动,故A项错误;B、C两项都是与题干相同的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故B、C错误。
【答案】 D
3.(2016·南通调研)“我们现在是在敌人新的围攻的前面,中央红军现在是在云贵川地区,这里没有现存的苏区,而需要我们重新去创造……当前的中心问题是怎样战胜川滇黔蒋这些敌人的军队。为了战胜这些敌人,红军的行动必须有高度的机动性。”这一决定的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