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7 辛亥革命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6·商丘期末)1912年4月孙中山访察武汉后说:“以南皮(张之洞)造成楚材,颠覆满祚,可谓为不言革命之大革命 家。”这表明当时孙中山已经认识到( )
A.湖北新军是辛亥革命的第一推手
B.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全民革命
C.长期社会变革推动了武昌起义爆发
D.部分洋务派官员转向了反清革命
【解析】 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其在湖北创办洋务企业推动了湖北的近代化,为辛亥革命创造了条件,故选C项。
【答案】 C
2.(2016·武汉调研)20世纪初,立宪派成立了许多立宪团体,仅1906至1908年就多达50余个。与此同时,立宪派还创办了为数众多 的宣传君主立宪的报刊杂志,曾多次开展国会请愿运动,形成声势较大的政治运动,产生了较为广泛的政治影响。这种现象( )
A.促进了中国人民的集体觉醒
B.动摇了封建统治的群众基础
C.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D.推动了民主宪政在中国的发展
【解析】 由维新派演变而来的立宪派未广泛发动群众,故不能称人民集体觉醒,也未能冲击封建统治的群众基础,故A、B两项错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是洋务运动迈出的,故C项错误;立宪请愿运动宣传了近代民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宪政在中国的发展,故D项正确。
【答案】 D
3.(2015·济南调研)毛泽东称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其中“革命性、民主性”主要是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A.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B.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规 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D.不承认清廷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解析】 结合史实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人民主权和平等,是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根本否定,故B项正确;A、C两项不如B项更符合题意,D项不符合史实,均排除。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