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1.(2015江西赣州摸底)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用紫外线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
B.紫外线诱发的基因突变, 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
C.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
D.单倍体植株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最多含有40条染色体
解析: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抗病植株都是单倍体,高度不育,A错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错误。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可判定出这株植株X是杂合子,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比例逐代提高,C错误。单倍体植株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数目最多含有40条染色体,D正确。
2.(2015甘肃一诊)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
B.地理隔离可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
C.人类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人类在不断进化
D.共同进化的过程也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过程
解析:种间竞争可以引起多种生物共同进化,而共同进化的基础是生物间相互自然选择,A正确;地理隔离可阻断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引起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产生新物种,B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C错误;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
3.(2015江西赣州摸底)如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