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分析类
1.(2015·北京东城期末)在研究溶菌酶的过程中,科研人员得到了多种突变酶,并测得50%的酶发生变性时的温度(Tm),部分结果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酶
|
半胱氨酸(Cys) 的位置和数目
|
二硫键数目
|
Tm/℃
|
野生型T4溶菌酶
|
Cys51,Cys97
|
无
|
41.9
|
突变酶C
|
Cys21,Cys143
|
1
|
52.9
|
突变酶F
|
Cys3,Cys9,Cys21,
|
|
|
Cys142,Cys164
|
3
|
65.5
|
|
注:Cys上角的数字表示半胱氨酸在肽链的位置。
A.突变酶F的最适温度为65.5 ℃
B.突变酶C的热稳定性提高与半胱氨酸的数目有关
C.突变酶中二硫键的形成与半胱氨酸的位置无关
D.溶菌酶热稳定性的提高可能与空间结构的改变有关
解析:选D。依题意可知,65.5 ℃是突变酶F有50%发生变性时的温度,而不是该酶的最适温度,A错误;突变酶C的半胱氨酸数目与野生型T4溶菌酶的相同,说明突变酶C的热稳定性提高与半胱氨酸的数目无关,B错误;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二硫键数目越多,溶菌酶热稳定性越高,而二硫键的数目的增加可通过改变半胱氨酸(Cys)的位置和增加半胱氨酸的数目加以实现,C错误、D正确。
2.(2015·湖南株洲月考)下表是在适宜条件下测得的某植物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