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生物试题
高中生物编辑
(通用版)2016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九 生物技术实践 命题源19 微生物的利用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限时训练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二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生物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353 K
    上传用户xueshan
  • 更新时间2016/4/16 17:05:09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6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微生物的利用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1.(2015·宁夏银川三模)牛奶是微生物生长的良好培养基。生鲜牛奶中的微生物情况反映了奶牛的健康状况,也影响奶制品的运输和贮藏。牛奶在饮用前都要经过巴氏消毒,以杀死有害微生物。为检测消毒前后牛奶中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做如图所示操作。用无菌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1 mL生牛奶稀释液至盛有9 mL无菌水的试管中,混合均匀,如此再重复2次。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微生物培养操作过程中,为了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________(消毒、灭菌),操作者双手要进行清洗和________。除巴氏消毒外,还有____________和化学试剂消毒。
(2)取最终的牛奶稀释液0.1 mL滴在培养基上进行涂布,选择的涂布工具称为________,为防止杂菌污染,该工具应浸泡于酒精中,涂布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所示方法为稀释培养法,理想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菌落。若用该方法培养设置了3个培养皿,菌落数分别为35个、33个、34个,则可以推测生牛奶中每毫升含细菌数为________个。运用这种方法统计的结果往往较实际值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消毒指使用较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灭菌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故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灭菌,操作者双手要进行清洗和消毒,常用消毒方法有:巴氏消毒法、煮沸消毒法和化学试剂消毒法。(2)用来进行稀释涂布平板法的涂布工具称为涂布器。防止杂菌污染,该工具应浸泡于酒精中,涂布前应将涂布器引燃(灼烧),消灭杂菌后待冷却,避免高温杀死菌种。(3)依据题意,并结合图示可推测牛奶中每毫升含细菌数为[(35+34+33)÷3]×104÷0.1=3.4×106。因为进行菌落计数时,两个或多个菌落重叠在一起时按一个菌落计算,故统计的结果往往较实际值偏小。
答案:(1)灭菌 消毒 煮沸消毒法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