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外长西蒙说:“必须对敌人的策略有所估计。敌人当中,一些人想挤牛的奶,另一些人想割牛的头,那些想挤牛奶的人会同我们达成协议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想挤牛奶的人”指英国,在对德处置上要削弱德国但不想过分削弱德国
B.“想挤牛奶的人”指法国,法德是世仇,战前围绕欧洲大陆霸权的争夺矛盾尖锐
C.“想割牛头的人”指英国,“一战”前英国的霸主地位受到德国的强烈挑战
D.“想割牛头的人”指美国,美德在历史问题和殖民地问题上矛盾重重
解析:结合美、英、法等国的战略意图及其对待德国的态度判断,A项正确。
答案:A
2.把历史的镜头回放到1919年,假若你作为一名中国外交官,和顾维钧等人一起代表中国出席巴黎和会,在这次会议上,你不会看到( )
A.会议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B.美国、英国和法国操纵了这次会议
C.列宁率领苏俄代表团参加会议备受冷遇
D.会议通过了相当苛刻的对德和约
解析:苏俄没有被邀请参加巴黎和会,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3.有一种观点认为,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球,它显示出的变化相当少,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但实际上,从全球史观点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对欧洲霸权的削弱。下列史实可作为材料中“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的依据的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
B.国际联盟由英法操纵
C.欧洲的帝国主义阵营更加巩固
D.欧洲的海外殖民体系进一步扩大
解析:“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是指国际联盟被英法等少数大国操纵,成为它们维护其霸权的工具。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