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理学大师朱熹的核心主张,同时他还强调指出:“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个没下梢。”在这里朱熹实际上强调国家公职人员要
A.有所为有所不为 B.格物致知,自我修行
C.自我克制,廉洁奉公 D.不畏权贵,忠君爱国
2.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周王以“天子”自居,但“汤武革命”使周天子感到“天命无常”,于是提出“顺天应民”的观点,以后历代都遵循。这反映周以后
A.天命思想强化了宗法制度 B.人民的主体地位被确立
C.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D.天命观被赋予实际内容
3.布政使一职始创于北宋赵匡胤统治时期,是为了分拆节度使的财政大权,以此削弱割据势力。此制一直延续到清朝。1853年湖南巡抚骆秉章在长沙开设厘局(税务机关),“以亲信裕麟总之,藩司(布政使)列衔画行,莫能问其数”。布政使被督抚“一脚踢开”意味着
A.现代财政制度的正式建立 B.清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削弱
C.地方权力制衡制度的建立 D.中央掌握了地方财政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