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是陕西米脂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它所反映的历
史信息是( )
A.牛耕技术形成
B.铁犁开始应用
C.耦犁耕作出现
D.一牛挽犁盛行
解析:从图文材料中两头牛牵引犁具进行耕作等信息,可判断该图体现了东汉的耦犁耕作技术,故C项符合题意;A、B两项均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D项与图中的基本信息不符。
答案:C
2《汉书》记载:“强者规田以千数,弱者曾无立锥之居。”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B.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C.贫富差距极为悬殊 D.地主残酷剥削农民
解析:“强者规田以千数”等信息反映了土地兼并严重,而我国古代土地兼并的根源在于土地私有制的存在,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3(2013安徽文综)下图是据有关资料绘制的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统计示意图。它反映了这一时期( )
A.安徽农业生产居全国领先水平
B.安徽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态势
C.长江流域为农业生产重要区域
D.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解析:材料反映了安徽两汉至唐水利兴修的情况,没有与其他省份进行比较,不能说明安徽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也不能说明长江流域为农业生产重要区域,也体现不出经济重心的南移(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因此,A、C、D三项都是错误的。材料中隋朝时期兴修水利的次数虽然较少,但是相对于其存在的时间而言,平均到每一年,水利兴修次数仍然高于前朝,因此,B项是正确的。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