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陕西专用)专题测评1、2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人民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222 K
    上传用户gzhx001
  • 更新时间2016/3/26 17:36:01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6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1
0
资源简介
1下图是陕西米脂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它所反映的历
史信息是(  )
A.牛耕技术形成
B.铁犁开始应用
C.耦犁耕作出现
D.一牛挽犁盛行
解析:从图文材料中两头牛牵引犁具进行耕作等信息,可判断该图体现了东汉的耦犁耕作技术,C项符合题意;AB两项均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D项与图中的基本信息不符。
答案:C
2《汉书》记载:强者规田以千数,弱者曾无立锥之居。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B.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C.贫富差距极为悬殊                          D.地主残酷剥削农民
解析:强者规田以千数等信息反映了土地兼并严重,而我国古代土地兼并的根源在于土地私有制的存在,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3(2013安徽文综)下图是据有关资料绘制的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统计示意图。它反映了这一时期(  )
A.安徽农业生产居全国领先水平
B.安徽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态势
C.长江流域为农业生产重要区域
D.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解析:材料反映了安徽两汉至唐水利兴修的情况,没有与其他省份进行比较,不能说明安徽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也不能说明长江流域为农业生产重要区域,也体现不出经济重心的南移(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因此,ACD三项都是错误的。材料中隋朝时期兴修水利的次数虽然较少,但是相对于其存在的时间而言,平均到每一年,水利兴修次数仍然高于前朝,因此,B项是正确的。
答案:B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