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陕西专用)课后作业:2.1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人民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231 K
    上传用户gzhx001
  • 更新时间2016/3/26 16:46:11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2013江苏南京调研)下图反映了甲午战争前中国洋纱输入的情况,由此可以推断,洋纱的输入(  )
                
A.使传统土纱退出了中国市场
B.标志着中国已成为外商原料产地
C.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D.说明列强向中国大量输出资本
解析:从图中数据信息变化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逐渐增多,外国商品大量涌入,这造成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A项说法错误,B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D项应在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出现。
答案:C
2.鸦片战争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洋布畅销,致使松太布市消减大半。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  )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商品经济渐趋衰落
C.民营纺织工业兴起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解析:松太布市消减大半说明我国手工棉纺织业衰败,这是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3.光绪年间,一本书描绘当时的上海百货阗(充满),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宗,其售于华者,呢、布、羽毛等物,销亦不细(销售量也不少)。这反映出(  )
A.民族工业集中于上海             
B.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上海成为国际大都会             
D.中国闭关锁国局面开始被打破
解析:西人所购售于华者的货物,说明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