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学者评述某项制度的实施:由姬姜二姓的亲戚各自率领武力长驻于若干要地,以这些“点”拉成几条“线”,来控制广袤的“面”,从而建立起“一个网络结构的模式”。该制度应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行省制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题中“以这些“点”拉成几条“线”,来控制广袤的“面”,从而建立起“一个网络结构的模式”反映的是一种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制度,故选A。B与行政制度无关,它是分封制实行的原则。C、D出现于秦朝和元朝时期,而材料的点、线说明了当时并没有建立起中央集权,故本题选A。
【答案】A
2.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些思想家认为人性本恶。基于此认识,有人主张以礼乐来规范,也有人主张用法治来震慑。这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孔子 庄子 B.孟子 荀子 C.荀子 韩非子 D.孟子 韩非子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庄子属于道家,倡导无为而治,故A错误。B、D错误,因为孟子强调性本善。故本题选A。而荀子属于儒学,他的观点有性本恶和礼法并用。而韩非子属于法家人物,倡导以法治国,故本题选C。
【答案】C
3.汉武帝选拔严助、主父偃等人,加授他们为侍中使他们出入皇宫,接受皇帝垂询参与大政。汉武帝这样做的结果是
A.解决了王国问题 B.削弱了丞相权力
C.确立了察举制 D.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