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灵活拆组卷Ⅳ
说明:若时间不允许进行一次完整的套题检测,则分别将阅读题甲(必考题),阅读题乙(选考题)和表达题分别拆成3套卷使用;若时间允许,则将3套卷组合使用。拆组随心所欲,使用方便灵活。
拆组卷Ⅳ-1 阅读题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的“比德”的自然审美观产生于儒家,受其伦理学的影响。较早见于孔子的学说,著名的有“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比德”说的意思是自然物象之所以美,在于它作为审美客体可以与审美主体“比德”,从中可以感受或体味到某种人格美。“比”指象征或比拟,“德”指伦理道德或精神品德。“比德”说是将自然物的某些特征比附于人们的某种道德情操,使自然物的自然属性人格化,人的道德品性客观化,其实质是认为自然美美在它所比附的道德伦理品格。
这种以自然“比德”的做法对后世影响很大,在屈原的作品中,“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等可以看作是对孔子“比德”观的继承。“比德”观在元、明、清的文人画作中有了进一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