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几年一条有趣的祝福短信十分流行:“佳节来临,恭祝家庭顺治,生活康熙,人品雍正,学业乾隆,成绩嘉庆,前途道光,财富咸丰,德才同治,心情光绪!”根据文史常识判断,康熙、雍正、乾隆等称谓应属于
A.国号 B.年号 C.谥号 D.庙号
2.《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写道:“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最终“中国接受”他们的条件后,失去了
①关税自主权 ②司法独立权 ③台湾 ④香港岛
A.①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3.右图是一位老师讲中国近代史一个历史事件时画的示意图,据此判断这个事件应该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4.1904年章太炎写了一副对联:“今日幸颐和,明日幸海子,几忘曾幸古长安,亿兆民膏血轻抛,只顾一人庆有;五旬割云南,六旬割台湾,此时又割东三省,数千里版图尽弃,每逢万寿疆无。”以下有关此对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人”指的是慈禧太后 B.“割台湾”指的是《马关条约》
C.揭示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D.“割东三省”指的是九一八事变
5.瑞澄(1863—1912),满洲正黄旗人,在一封家书中曾这样描述过一场事件:“各国洋兵已满九城,火光冲天者三日夜,地安门桥以南烧尽,西四至西单烧尽,朝阳门楼、前门楼均烧化为乌有。”据此判断这场事件应该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A.《南京条约》和太平天国运动 B.《马关条约》和戊戌变法
C.《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D.大革命失败和南昌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