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BBG】2016版高考历史(全国专用)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配套文档:第一部分 板块三 第13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统一大业与外交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二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2270 K
    上传用户xueshan
  • 更新时间2016/1/3 15:24:52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第13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统一大业与外交
[考纲要求] 1.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3)“文化大革命”;(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5)“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2.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宏观框架]
[知识主线]
1.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石,开辟了与西方不同的民主政治模式: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抗西方议会制度,以人民民主专政对抗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对抗西方的多党制,以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抗西方的民族自决原则。
2.中国现代政治建设也探索出一条新型的国家统一模式,即“一国两制”。
3.新中国外交经历了革命外交、战争外交、和平建设外交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因国内思想、政治和经济任务而改变。这种剧烈频繁的转型过程在世界上是少有的。
4.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确立了中国的基本外交政策,一方面与苏联等国结盟获得外交依靠,一方面不断打开局面;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上升、中苏关系恶化和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下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中国外交实现突破局面;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以更加独立自信的姿态活跃于世界外交舞台,呈现出全面性局面。
考点一 新中国三大社会主义新型民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创立: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
(2)内容: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地位: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4)意义: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制度的基础,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初步确立:人民政协的召开。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会议进行了选举并决定了新中国的首都、国旗、国歌和纪年等重要事项。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