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课程标准] 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
1.初步认识
(1)________是中国较早介绍马克思的人,称马克思是社会主义的鼻祖。
(2)1906年,革命党人朱执信在《民报》上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学说。
2.系统介绍
1918年11月,________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号召中国人民向十月革命学习,为在中国实现“劳工社会”而奋斗;1919年5月,发表《____________________》,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1.工读互助团的实践
(1)表现:1920年初,____________的实践因为经济困境和意见不合的情况,很多人宣布退出。
(2)影响:很多青年开始接受______________,谋求对社会的根本改造。
2.三大论战
(1)概况:1919年,围绕“要不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问题”等分歧,李大钊和________展开了问题与主义的讨论;1920年,围绕“要不要建立‘劳农专政’的国家”等问题,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展开了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讨论;围绕“要不要建立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等问题,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同________________进行了激烈的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