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记•楚世家》记载:“熊渠生子三人。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杨粤,至于鄂。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乃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蛮之地。及周厉王之时,暴虐,熊渠畏其伐楚,亦去其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这是古代宗法制的具体体现 B.这表明分封制已开始遭到破坏
C.周王室与诸侯国已经平起平坐 D.西周分封制得到诸侯国效仿
2.春秋时,晋国史官蔡墨提出了“物生有两”的命题。他用鲁国季氏与鲁君的关系说明二者在斗争中互相转化的道理:一个是“世修其勤”,得到民众的拥护;另一个是“世从其失”,被民众抛弃。蔡墨还引用“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诗句,得出“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已然”的重要政治结论。这一思想
A.歌颂了奴隶主阶级的亲民勤民 B.意在劝慰国君要有“民本君末”的意识
C.为当时新兴地主阶级提供了哲学依据 D.说明只要得到民众拥护就能成为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