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选择题48分练(二)
(时间:15分钟)
1.(2015·山东济南一模)《宋史·职官制》记载:“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筦库,悉隶三司。”这里“抑又甚焉”主要指( )
A.相权进一步被削弱 B.皇权进一步加强
C.分化事权,导致“冗官” D.宋代进一步完善了唐制
解析 根据材料中“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悉隶三司”可知该材料体现的是宋代宰相权力的削弱,故选A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提到相权削弱对皇权的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提到“冗官”的现象,故C项错误;相权的削弱并不能代表宋代政治制度的完善,故D项错误。
答案 A
2.(2015·内蒙巴彦淖尔一模)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达、商业文明深厚久远,许多成功的商贾,都把诚信作为经商和做人的信条,下列突出商业诚信的是( )
A.商朝王亥“立皂市,服牛马,以为民利”
B.战国白圭“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C.春秋范蠡“积著之理,务完物,无息币”
D.晚清王炽“报效万数千金以赈之”
解析 解答注意题目关键限制语:“突出商业诚信”。“务完物”,意即一定要保证所经营的货物质量,在采购货物时,对易腐烂的东西,切勿长期存储,贪图价高,还要防止以次充好,坑害消费者,说明对产品质量的看重,能体现商业诚信,故选C项。A项强调修立栅圈,驯养牛马,以为人民兴利,与诚信无关,排除;B项是指商人廉价收买滞销物品,待涨价卖出以获取厚利,与诚信无关,排除;D项指的是晚清富商王炽仗义疏财,社会救济,没体现商业诚信,排除。
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