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12 史观史研类训练
(限时40分钟)
1.(2015·安徽淮南模拟)“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
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解析 依据材料的定义,A项是史实,故A项错误;B项属于“史论”,故B项错误;从秦朝及之后大量史实的分析,然后得出郡县制对后世影响的科学结论,属于“史识”,故C项正确;D项是史实,故D项错误。
答案 C
2.(2015·浙江宁波期末)据北宋欧阳修等史学家编撰的《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而唐代诗人王建有诗《夜看扬州市》写道:“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这两段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前者是正史,后者是文学体裁,应以前者为准
B.前者是后世人编撰的,后者写于唐代,应以后者为准
C.两者所载内容均需经过进一步考证才能确定史料价值
D.两者记载的史实相违背,必有其一是伪史
解析 正史带有作者主观色彩,需要考证,故A项错误;并不能以文献史料作者所生活的年代来确定其准确程度,故B项错误;材料中两则材料都属于文献史料,属于第二手史料,需要经过考证才能确定其史学价值,故C项正确;并不能因为两者记载的内容相悖,就轻易确定其一是伪史,故D项错误。
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