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8 主流思想、价值观类选择题
(限时15分钟)
1.(2015·江苏扬州高三期末)“中国人总是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对于辈分、男女性别和身份的区别很是敏感,从古代起,女儿都是嫁到别家去,儿子则将媳妇娶进自己家里。”材料所述文化传统,其根源可以远溯到( )
A.夏商周时期开创的宗法制度
B.周朝开启的“家天下”时代
C.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的形成
D.汉朝儒家倡导的“纲常名教”
解析 根据材料“非常关心亲族关系”“对于辈分、男女性别和身份的区别很是敏感”等信息可知,题干描述与宗法观念有关,故A项正确;“家天下”时代开启于夏朝,故B项错误;小农经济的形成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儒家倡导的“纲常名教”与宋明时期的理学有关,故D项错误。
答案 A
2.(2015·北京西城示范校高三期中)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人格完善的美德传统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汉代以后尤其是历经宋明理学的发展,更进一步强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传统美德的是( )
A.“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忠、孝、廉、节”
解析 题干材料中的美德指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人格完善方面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忠、孝、廉、节”都能体现,故A、B、D项错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了君主与百姓的关系,与题干无关,故C项正确。
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