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题型突破练
题型1 材料主旨类选择题
(限时15分钟)
1.(2015·山东青岛模拟)《殷周制度论》中有:“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这段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
A.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统治
B.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巩固周王权
C.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结合以强化王权
D.通过制定各种礼乐制度维护贵族等级特权
解析 由题干中“立子立嫡之制”“封建子弟之制”等关键词可判断其体现的是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A项只提到了分封制而没有提到宗法制,B项只提到宗法制而没有提到分封制,都不能全面体现材料内容,故A、B项错误;C项两种制度都提到,故C项正确;礼乐制度与题干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 C
2.(2015·湖南师大附中月考)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指出:“游牧、商业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并必继续一地,反复不舍……草原与滨海地带,其所凭以为资生之地者不仅感其不足,抑且深苦其内部之有阻害。”钱穆认为各种文化形成的根源是( )
A.需求差异 B.民族差异
C.生活方式 D.自然环境
解析 题干表述的是“游牧、商业起于内不足”“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没有涉及二者在需求上有何差异,故A项错误;B、C项材料没有提及,故B、C项错误;解读材料可知,游牧和商业发展是由于所处地区不能满足自身发展需要,所以才向外发展,具有流动性,而农耕经济能在一地自给自足,不用向外发展,故形成安土重迁思想,所以作者认为文化形成的根源是自然环境,故D项正确。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