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考点强化练
高频考点强化练(四)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5·安徽淮北一模)先秦的《鶡冠子·备知》记载“德之盛,山无径迹,泽无桥梁,不相往来,舟车不通,何者?其民犹赤子也。有知者不以相欺役也,有力者不以相臣主也。”与材料观点相似的是( )
A.以德治国 B.仁政
C.无为而治 D.小国寡民
解析 解读题中引文,意思为:山无人迹,水上无桥,人们互无往来,舟车不同,为什么?民众像天真的孩子,有知识的人不用知识欺骗别人,有能力的人不用能力使他们臣服,体现出人们的生活与世无争,没有争斗,没有倾轧,生活恬淡而安宁。这体现了道家向往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故选D项。
答案 D
2.(2015·广东广州一模)《大清会典事例》规定:“嗣后凡遇凶恶不法之人,经官惩治,怙恶不悛,为合族之所共恶者,准族人鸣之于官,或将伊流徙远方,以除宗族之害。或以家法处治,至于身死,免其抵罪。”该规定表明( )
A.宗族成为基层行政机构
B.宗法制是清朝政治制度的基石
C.君主专制制度走向衰落
D.宗族具有维系地方稳定的作用
解析 题干材料“为合族之所共恶者,准族人鸣之于官,或将伊流徙远方……或以家法处治”说明宗族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国家法律的不足,起到了维持地方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故选D项。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