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它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 )
①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 ②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 ③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 ④封建专制统治的腐败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最易错选D项,错选的原因在于忽略“新”。只有①②是“新的历史条件”。
答案:A
2.以下是一份不完整的某历史人物表,据信息判定此人是 ( )
姓名
|
|
历史评价
|
生卒年
|
1527—1602
|
“发挥天真自心,扫荡酸腐之气,慨然醒世,勃然通民。”
“好为惊世骇俗之论、务反宋儒道学之说。”“狂悖乖谬,非圣无法”
|
称号
|
思想家
|
A.黄宗羲 B.李贽
C.王夫之 D.顾炎武
解析:“务反宋儒道学之说”“狂悖乖谬,非圣无法”说明该思想家挑战儒家权威,否定孔子是圣人,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标准,此思想正是李贽的思想,故选B项。
答案:B
3.五四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把李贽当作反孔的先驱。冯元仲称赞他“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通身是胆通身识,死后名多道益彰”。以下观点哪一项最有可能是李贽的主张(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
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