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CKZD】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课时演练:1.1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81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11/26 16:24:49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课时演练·促提升

一、选择题

1.清代考据学家章学诚的《校雠通义》(,chóu,校对)中载:后世文字,必溯源于六艺。六艺非孔氏之书,乃周官之旧典也。《易》掌太卜,《书》藏外史,《礼》在宗伯,《乐》隶司乐,《诗》颂于太师,《春秋》存乎国史。这段文字揭示的社会文化状况是(  )

A.有教无类          B.学在官府

C.私学兴起          D.百家争鸣

解析:题干材料与教育范围无关,A项错误;根据六艺非孔氏之书,乃周官之旧典也,可知当时的文化被官府垄断,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私学,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百家争鸣的情况,D项错误。

答案:B

2.西方史学家认为: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自觉地、直接地思考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问题的人。孔子心目中最理想的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  )

A.有教无类          B.无为而治

C.克己复礼          D.道法自然

解析:在题目提供的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反映了孔子主张的社会秩序。A项是孔子的教育思想,BD两项是道家的思想主张。

答案:C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