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心声 萌之于清
“人文”一词的中文,最早出现在《易经》中贲卦的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宋程颐《伊川易传》卷二释作:“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天文,谓日月星辰之错列,寒暑阴阳之代变,观其运行,以察四时之速改也。人文,人理之伦序,观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人文”原来是指人的各种传统属性。
我国的人文思潮出现在清代。清代的思想文化,多继承明末的思想遗产,丰富绚丽,流派众多,人才辈出,在许多领域取得了光辉的成就。清初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最活跃、最繁荣的时期之一,出现了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颜元等为代表的许多杰出学者(明末思想家)。他们经历了明末农民大起义和清兵入关的变乱时代,身受亡国破家之难,认识到明王朝的腐败和封建理学的虚伪空疏,以犀利的笔锋、奔放的热情,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宣扬经世务实的思想,治学严谨,勇于创新,阐发了深刻而新颖的政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