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周在开国分封的过程中,形成了五等爵位,即公、侯、伯、子、男。对上述现象认识正确的
是 ( )
A.他们都是替周天子司牧一方的诸侯 B.不同爵位反映出了他们功勋的大小
C.两周分封与商朝分封有着本质不同 D.西周为维护统治而进行了层层分封
2.郭沫若说:“我们中国古时候的所谓国,其实仅仅是一个大宗或小宗,所以动辄便称万国万
邦。”这说明 ( )
A.宗法制使中国处于分裂割据状态 B.中国古代社会有家国同构的特点
C.中国古代并没有产生真正的国家 D.-个宗族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3.西周频繁举行朝聘、盟会、享宴、祭祀等活动,各诸侯未必都娴于礼仪,但又不能闹笑话,这就
得有一个熟悉礼仪的人在旁边帮助指点,这个人就叫“相礼”。春秋时,“相礼”演变为“上层
人物的高级助手”之意,也就有了后来“丞相”的雏形。这反映出 ( )
A.丞相制度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 B.丞相的主要职责是防止诸侯失仪
C.西周时期的礼仪制度已相对完善 D.丞相在出现时可能拥有较高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