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辛亥革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历史基础知识。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复杂原因。运用历史辩证法来分析辛亥革命这一重大社会变革给当时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
教学重点:1、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对辛亥革命的客观评价
教学设计:
导入:
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一系列对华的侵略战争和强加给清政府的各种不平等条约,将独立的中国推向半殖民地的深渊。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的控制,继而又掀起瓜分中国狂潮。随着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就在这深刻的社会危机中酝酿发展起来.资产阶级中先进分子形成了革命的信念:必须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中国才有出路.
这些成为清末民主革命风潮产生的历史背景之一.
一、清末民主革命风潮 (辛亥革命的酝酿阶段)
1、背景
(1)国际: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课本第一段)
(2)国内:在如此社会危机下,清政府内外交困,试图通过新政来挽救其统治危机.(课本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