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检测(三)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1853年英国控制的报纸宣扬:“叛乱的最后成功将是敌视在中国的外国人的信号……大清王朝被推翻,我们的损失将很大。”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文中“叛乱”是指太平天国运动 ②反映了中外反动势力之间矛盾的缓和 ③侵略者极端仇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 ④在镇压人民革命问题上,中外反动势力具有一致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据题干材料提供的时间“1853年”可知,文中的“叛乱”是指太平天国运动,材料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的最后成功将对外国人不利,清政府如灭亡对外国人的损失很大,这说明在镇压人民革命问题上,中外反动势力具有一致性。因此,①③④正确。1853年,中外矛盾不但没有缓和,而且继续加剧,因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市场只是部分被打开,列强对此不满,于1856年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2.有专家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在于“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下列各项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
A.金田起义 B.《天朝田亩制度》
C.定都天京 D.《资政新篇》
答案 B
解析 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实际就是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太平天国制定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3.有民谣道:“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打起包裹回家转,依旧做长工。”清方记载则是:“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长毛非正统,依旧让咸丰。”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这两段材料应是1856年后流传开来的 ②反映的是天京事变的历史事实 ③前一首说明了农民阶级的信仰发生了动摇 ④后一首揭示了地主阶级对太平天国内乱的一种幸灾乐祸的心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