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2.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4.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义。
5.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6.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7. 虚假信息也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8.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9.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它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着。
10.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
11.规律是客观的,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是成功的前提。
12.亲身实践是获得知识的惟一途径。
1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主要标准。
14.实践从认识中来,最终还要回到认识中去。
二、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1.5分,共66分。)
15.思想高尚的人,不会做偷鸡摸狗之事;思想龌龊的人,不可能成就惊天动地的事业。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 )
A. 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相对独立性
16.在17世纪,数学统治了哲学,因而产生了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心理学统治了哲学以后,产生了贝克莱、休谟和康德;到了19世纪,在叔本华、斯宾塞、尼采等人的著作中,生物学成了哲学思想的背景。这表明( )
A. 哲学给具体科学以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B.哲学是“科学之母”,是“科学之科学”
C.哲学为人们提供了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D.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17.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到:“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 ( )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②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的区别
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