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案 >> 历史教案
高中历史编辑
江苏省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案:必修3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教案
    资源子类同步教案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73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10/23 16:50:17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教学重点】新旧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理解比较
【教学难点】对新旧三民主义的进步意义及其局限性的分析评价
【教    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提出了许多救国主张。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了实行“君主立宪”的主张,但他们都不主张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封建统治,而封建统治的腐朽是导致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根源,因此,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社会实践都以失败而告终。历史的发展证明,要挽救民族危亡,就必须创立革命的理论,并在它的指导下用暴力推翻封建统治。这一历史任务的承担者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新课讲授】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1.背景(根据材料,分析背景)
材料一:1895年~1898年间,国内新创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的有六十多家,平均每年设厂十五家以上。
思考: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发展状况?
材料二:时局图
思考:从《时局图》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材料三:不同派别改良救国的图片
材料四: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
--孙中山《上李傅相书》
总结背景:经济: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政治:民族危机日深,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思想:各派方案失败;深受美国林肯“民有、民治、民享”思想的启迪
2、同盟会的成立
1)时间:1905
2)机关报:《民报》
3)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进一步阐发: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上将上述纲领进一步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
3、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
根据材料,分析理解三民主义的内容及其局限性
材料一:“兄弟曾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民族革命的原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
“我们并不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如果满人始终执迷,仍然要把持政权,制驭汉族,那就汉族一日不死,一日不能坐视的!
——《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1906
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民族革命,就是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材料二:至于民权主义,就是政治革命的根本……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
——《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1906
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即政治革命,就是要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
材料三:“文明之福祉,国民平等以享之。当社会改变经济组织,核定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敢有垄断国民之生计者,天下其击之。”“近时志士,舌敝唇枯,唯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睹其祸害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即社会革命,主张核定全国地价,现有的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
 
内容
对应的同
盟会纲领
具体含义
评价
民族主义
(民族革命)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
 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和时代的要求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没有明确反帝主张
 
民权主义
(政治革命)
 创立民国
 
 推翻帝制
建立民主共和国
国民主权
 
 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政党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
缺少具体的可操作的办法
 
民生主义
(社会革命)
 平均地权
 
 核定地价
国民共享
 
 解决土地问题反映孙中山维护广大人民利益的美好愿望和对世界潮流的敏锐观察
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4.评价
(1)性质: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
(2)进步性: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振兴中华、实现近代化的蓝图;它作为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它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愿望,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鼓舞人民群众革命斗争的理论旗帜,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指导了斗争: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
颁布了约法:并制定和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局限性: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和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二、三民主义的实践
1)辛亥革命成功,建立中华民国(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
训: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走不通。
三、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1.背景
材料一: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只顾着站在岸上嘲笑我。这时候,漂来了苏俄这根稻草。因为要淹死了,我决定抓住它。……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工人参加进来。……为了谋求社会的根本改变,还要努力唤起民众觉醒。                           ——1922年孙中山谈话录
材料二:“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六年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1924孙中山《中国之现状及国民党改组问题》
材料三:文率同志为民国而奋斗三十年中,出生入死,失败之数,不可偻指,顾失败之惨酷,未有甚于此役者。盖历次失败,虽原因不一,而其究竟则为失败于敌人。此役者敌人已为我屈,所代敌人而兴者,乃为十余年卵翼之陈迥明,且其阴毒凶狠,凡敌人所不忍者,皆为之而无恤(顾虑之意)。
——1922年孙中山《致海外同志书》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三民主义的提出有哪些原因?
1)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2) 多次失败的教训
(3)孙中山与时俱进的精神
2、提出
1924年初,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以适应时代潮流的精神。
3、新三民主义的内容和
内容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新发展
民族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统治。
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对内: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不明确反帝到反帝;反满到民族平等→反帝联俄
民权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民权由资产阶级掌握到平民共有;明确提出反帝反封主张→联共
民生
平均地权
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制定劳工法
更加关注工农的利益→扶助农工
4、影响
    在新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国共进行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以北伐战争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5、评价
1)进步意义:
新三民主义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是国共两党的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和高涨。
2)局限性:
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未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四、探究拓展
1.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之间有什么关系?
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新三民主义是革命斗争的纲领,是民主革命奋斗的目标,它蕴含着三大政策的精神。三大政策是实现新三民主义革命纲领的方法和手段。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核心与灵魂。
2.新三民主义为什么能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革命纲领与新三民主义有哪些不同?
⑴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如反帝反封建)是一致的,这是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⑵区别: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彻底实现人民权力、八小时工作制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而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则没有这些部分;共产主义于民主革命阶段之外,还有一个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即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最高革命纲领,而新三民主义只有民主革命的纲领,仅限于发展资本主义。革命彻底性不同:有无社会主义革命阶段。阶级本质:分别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利益。
五、总结归纳
孙中山三民主义发展的历程:
萌发:上书李鸿章的失败和兴中会的创立.
提出:中国同盟会的组建,以及《民报•发刊词》把同盟会纲领进一步阐发为三民主义.
传播:革命派同保皇派的论战.
实践: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挫折: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的相继失败.
发展: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了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再实践:以北伐战争为标志的国民大革命.
再挫折:蒋汪背叛革命和大革命的失败.
课堂小结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为合乎人群之需要和适乎世界之潮流,创造了三民主义,领导了资产阶级革命,合乎了中华民族的需要。在俄国十月革命发生后,他以伟人独有的超前意识,毅然选择了与俄国合作的道路,并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体现了一位伟人与时俱进的高贵品质。
 
【二次备课】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