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地理试题
高中地理编辑
地理:2016YH方案高考复习(课时训练)第八章第19讲课后达标检测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地理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474 K
    上传用户地理sikao
  • 更新时间2015/10/22 10:11:19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一、选择题
(2015·河北唐山模拟)上海郊区顾某一家有7口人,2007年之前种0.5公顷地;2008年承包10公顷农田,建起家庭农场;2009年起,用部分承包地,建了年上市1 500头肉畜规模的生态养殖基地,形成了种养结合的家庭农场。养殖基地牲畜粪便连续还田2年后,顾某农场与其他单纯粮食家庭农场相比较,每公顷种粮化肥成本降低20%,粮食产量和品质均有提高。2010年其全年种养收入超过18万元。据此完成1~2题。
1.该家庭农场农田面积增加主要是由于(  )
A.土地流转                           B.人口减少
C.开垦荒地                              D.生态好转
2.种养相结合的家庭农场生产方式(  )
A.化肥用量会提高                   B.土壤矿物质渐增加
C.市场适应性增强                   D.农业科技投入减少
解析:第1题,承包的土地必然是其他农民的土地转让出租出来的。第2题,种养结合的农业生产方式属于混合农业,对市场的适应性较强。
答案:1.A 2.C
(2015·河北唐山一模)“某山区土地利用形式多种多样,1 000米以下的河谷平原以种植甘蔗为主;1 000米至2 000米左右的坡地,多种植咖啡、可可;2 000米到3 000米的地区种植玉米、小麦、大麦和马铃薯,一年可两熟;海拔更高的地区是高寒草原和终年积雪。”读上述材料,回答3~4题。
3.影响该地农牧业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为(  )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