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政治试题
高中政治编辑
2015-2016学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 第六课第一框课后知能检测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政治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334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10/7 8:25:28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7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一、选择题

1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  )

A.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B.主观符合客观的活动

C.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D.客观事物满足人的需要的活动

【解析】 实践是人们在一定的思想认识指导下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故选C项。A项说法错误。主观符合客观的活动是指在正确思想意识指导下的实践B项与题意无关。满足人的需要是客观事物的一种自然属性不是实践D项错误。

【答案】 C

2.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以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  )

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 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 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推动实践发展的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 从题中的依赖河流”“开发利用河流等信息可知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从题中早期人类”“工业革命以后”“今天的不同背景,以及这些背景下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对人与河流关系的不同认识及认识的变化可知,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受实践的制约,同时也说明人类实践对人与河流关系的认识的变化发展起了决定作用。故①③正确。材料体现实践的目的性,但认识的最终目的在于指导实践而不在于认识本身,错误。认识有正误之分认识是推动实践发展的动力的说法错误。

【答案】 B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